龙虾耐低氧能力较强,在水体缺氧的环境下它可以爬上岸进行鳃呼吸以维持生存。水质的pH值在5.8~9范围内,溶氧低于1.5mg/L时仍能正常生存,正常生长要求溶解氧在3ml/L以上。

小龙虾虾苗的存储方法有哪些?
1.龙虾苗用泡沫箱存放好。塑料泡沫箱既透气又防风。将龙虾虾一排一排排成一排。每个盒子里的龙虾和虾约30斤。用清水冲洗干净,然后在每个箱子中加入4至5斤冰雪冰,后盖上盖子。迟早,每次加冰。这种方法可以存储龙虾5天到1周。
2.冲洗并清洁龙虾幼苗,然后将其直接倒入罐或玻璃罐中,并使用空气泵进行氧气处理。不要放太多小龙虾炒。迟早换水。这种方法可以存储龙虾5-10天。
3.如果气候太热或太冷,好存放在空调房间。温度应控制在10-16℃。龙虾应储存在塑料篮中,每个篮子15-20公斤,高约5公斤。顶部的塑料篮应该装满冰块,这样它的水可以滴入塑料篮中,用于下面的龙虾。通过这种方式,小龙虾鱼苗可以储存5个半月甚至更长时间。

水草在龙虾养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,水草可填补龙虾饵料摄食不足,补充大量维生素;第二可以防风浪,,吸收水体中部分有害物,净化水质,平衡水体环境;第三能为幼虾、脱壳虾提供隐蔽、栖息场所,减少以强欺弱。一般水草种植面积占池塘总面积的一半为宜。品种可选:低杆芦苇、菹草、苦草、金鱼藻、野棱角、茭白、黄草、马来眼子菜、伊乐藻、轮叶黑藻等。有条件的还可以在水体底部放一些空易拉罐、竹筒、树根等废弃物,这些都是小龙虾喜爱的栖息场所。

四川龙虾种苗--海水龙虾如何人工养殖?
海水龙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广东、台湾及福建等地,特别是中国龙虾在福建占龙虾总产量的90%以上,其次数量多的为锦绣龙虾,福建省平潭县的澳前南赖村和幸福洋村的渔民曾有养殖,并初见成效。
养殖基本条件海区常年海水比重为1.018~1.023,pH值8.0,水温达18℃~32℃,海水透明度在8米以上,周围海岸带无污染源,养殖池内水深平均2米以上,每天可进排水两次,池底为沙砾底并有石礁缝隙及人工投石的洞穴。在池外另设置网箱,作为暂养配套准备。
人造虾穴一般在室内水池中饲养的中国龙虾,由于有穴居的习性,故在水池中宜设置“人造穴”--多为石块和石板搭成,石洞的两端必须连通,既利于龙虾栖身,又能减少相互厮斗。为保持水质新鲜,采用流水饲养法为佳,即上面进水、池底出水,采用阀门控制水的流量。每隔7天~15天清池1次,将池水放干,龙虾静伏池底或缓慢爬行,清池时不必将龙虾移池外,可用橡皮管将龙虾体表积存的污物冲洗干净。
投喂饵料龙虾多在夜间觅食,偶尔也会白天摄食,饵料以低值贝类为主,或投喂冷冻小杂鱼兼对虾人工饵料,原则是少量多餐,坚持“四定”原则,即定质、定量、定点、定时。投喂总量要充足,防止苗种因食物不足引发相互残食。但也要注意搭配部分新鲜饵料,以免发生脱壳障碍,降低存活率。每天投喂一次,以下午为佳,连投两天停一天,日投饵量为龙虾体重的5%~12%。龙虾有一对坚硬的大螯,其足可自行咬碎贝壳,故投喂鲜活饵料为佳,对水质的影响也较小,如发现食物残渣要及时清除,以免污染水质,引发缺氧死虾。
刺激脱壳据养殖观察,中国龙虾在人工养殖池内每年脱壳1次~3次,小龙虾比大龙虾脱壳次数多,通常个体重200克以下的龙虾每年脱壳2次~3次,个体重300克以上的每年脱壳1次~2次,个体重300克以上的每年脱壳1次~2次,每一个脱壳周期,个体重增加50%~80%。根据龙虾脱壳个体重增加的特点,可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刺激并以多种饵料配合轮换投喂,对促进龙虾脱壳很有效果,既缩短脱壳周期,又增加脱壳次数。龙虾在阴干12小时~24小时,再放进海水中还能正常活动,脱壳受干扰时,可暂时停止,待机再续且顺利完成脱壳过程。若部分或全部附肢及尾扇断掉,可以通过脱壳活动全部恢复且个体同样增长。掌握龙虾生态特点,可不断缩短脱壳周期、刺激脱壳次数、提高成活率,提高龙虾养殖产量。
养成时间龙虾在自然海区长成商品规格约需4年~5年,在人工强化饲养条件下,只需2年左右就能达商品规格。它在自然环境中孵化的幼体,虽数量相当可观,但绝大多数是适应不了环境变化而遭淘汰,成为其他海洋动物的饵料,真正能长成大龙虾的为数极少。因此,建议采取人工育苗措施,既可大大提高成活率,又有利于增殖龙虾资源。
-/gbacdhg/-
http://www.shuichanyzjd.com